介紹完推廣統一會計軟件的優勢和面臨的難度,接下來
蘇州用友代理商-蘇州智合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再給大家分析下實施統一會計核算軟件的對策:
(一)注重隊伍建設,加強復合型審計人才培養。為適應新形勢下的審計工作,對審計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審計部門需要儲備一批既有傳統審計業務知識,又有計算機技術知識,具有復雜知識背景的審計人才。一是建立系統規范的培訓機制。系統地組織一批業務骨干開展計算機技術業務培訓,使培訓機制正規化、規范化,使審核員有效輪換,使審核員具備適應新形勢的復合知識背景。二是要定期開展本單位計算機審計日常學習。將審計人員計算機審計知識的日常學習提升到與審計業務發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并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鼓勵審計人員學習。三是提高審計人員的風險防控能力。由于數據的海量性,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審計人員的審計能力具有較高的業務能力水平,因此要求審計人員具有相應的復雜信息分析能力,以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審計分析。
(二)健全制度機制,加強計算機審計制度化建設。統一會計軟件后,需要進行基于電子數據的審計工作、證據收集和分析。在強化審計職能、提高審計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審計風險。加強制度建設是防范審計風險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計算機審計制度,加強審計人員風險意識教育,規范計算機審計程序。一方面,要從審計法、審計法、審計準則等方面進一步完善計算機審計、電子數據分析等系統建設。另一方面,各級審計機關要制定相應的制度,規范審計工作,明確計算機審計工作的流程,包括數據采集、清理、轉換、工具選擇、疑點范圍分析、確定和核實,明確審計標準、質量的選擇特征、相關性和可靠性分析,以及風險和重要因素的判斷等。該制度應盡可能細致,提高可操作性,更好地服務于新形勢下審計工作的發展。
(三)加大投入,促進審計軟件開發和數據平臺建設。一是以“黃金審計三期”為契機,加大科研和財政投入,完善和升級審計管理體系0A和現場審計實施體系Ao。使其能夠適應新硬件、新系統環境下的審計工作,在計算機審計中不斷發揮完善現場審計實施系統的作用,對提高審計效率和工程質量將產生重要影響。二是建立審計數據平臺,實現數據采集、存儲和分析的一體化。目前,省級審計機關已開通審計分析專網,各級審計機關均建立了數據分析室。但是,數據的應用仍然是基本的使用上簡單的采集、轉換和存儲,沒有共享和分析功能。要加強數據管理平臺、數據分析平臺等數據平臺建設,整合多年來各行業收集的數據和各地形成的成熟審計模式和審計方法,采用可視化、易操作的界面,構建一體化審計數據平臺,為基層審計機關共享“黃金審計”第三階段提供可能。
(四)引導思維轉變,建立海量數據審計分析方法。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分析是核心,數據的價值體現在海量數據的分析和利用上。傳統的審計模式主要依賴于審計師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如審計、財務會計等。統一會計軟件后,面對后臺數據庫中的海量信息,審計師需要創新審計理念,建立審計數據分析方法,找出存在的疑慮,得出審計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