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覆蓋蘇州用友財務管理的領域
作者:蘇州用友 來源:http://www.ewxhhal.cn/ 日期:2022/3/21 17:09:21 人氣:1323
01流程數智:數據提質、管理增效
(1)財務共享
建設數字化財務共享平臺,實現業、財、稅、資、檔一體化共享服務。《意見》指出:“探索依托財務共享實現財務數字化轉型的有效路徑,推進共享模式、流程和技術創新,從核算共享向多領域共享延伸,從賬務集中處理向企業數據演進,不斷提高共享效率、拓展共享邊界”。
財務共享是大型企業財務數智化轉型的起點。原因在于財務共享建設的核心是統一從業務到財務的流程,實現業財稅資檔一體化融合,提升業財規范和數據質量。
在新一代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的支撐下,財務共享平臺不僅能夠滿足從核算共享向管理會計共享延伸,也支持向人力、采購、法務等業務領域延伸。
(2)核算報告
《意見》指出:“建立健全統一的財務核算體系,實現會計核算智能化。”
數字經濟時代,在數據湖等新技術支撐下,會計核算領域正在發生巨大的革命。新一代核算系統,支持海量數據處理能力,能夠實時從各業務系統采集原汁原味(多維度精細化)的交易級業務明細信息,通過財務中臺和智能核算系統,自動進行“管財合一、同源分流”的、多目的、多維度、精細化、實時核算,為后續多維度管理分析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實時精細核算:從事后周期記賬到實時核算,從業務數據匯總核算到交易級明細核算。每筆業務發生時自動采集原始數據,實現顆粒度精細核算。
多目的核算:從基于會計準則的財務核算到基于多種規則(會計準則、內部管理規則)的多目的(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稅務會計等)核算,實現“管財合一、同源分流”,實現管財差異可分析可追溯。
社會化鏈接:從企業內部系統集成到社會化交易平臺連接,銀行稅務直連,上下游伙伴連接。
智能化應用:從大量人工操作,效率低,規范性差的數據處理方式到智能化、自動化采集、核算和分析,提升效率。
(3)成本管控
《意見》從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工具層面對實現精益科學的成本管控提出了明確要求。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傳統月末粗放核算和分析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數智化技術助力企業構建事前(預算、標準、預估)、事中(實時成本)、事后(實際成本、成本分析)的閉環成本管控體系。
事前:年初標準成本向預算成本靠攏,并與預算成本有機融合。接單報價有預估成本,助力業務接單決策。
事中:基于新一代實時智能核算,實現基于標準成本的訂單實時成本核算,助力實時生成成本的分析預警。
事后:月末進行成本差異的回溯,計算實際成本。并支持多維度(產品、組織、客戶等)、精細化(車間、產線、班組等)的成本分析
(4)電子檔案
盡管《意見》沒有強調,但電子檔案是財務構建“業財稅資檔”一體化的標配。大型企業應構建從檔案采集、管理、利用、分析一體化的數字化平臺。
(5)稅務管理
《意見》指出:提高自動化處理水平。開展稅務數據分析,挖掘稅務數據價值,加強稅務風險防控。大型企業稅務數智化建設應遵循從“基礎應用”、“管理提升”到“價值創造”的過程。
基礎應用:聚焦于業財稅一體化,實現自動計稅和直連電子稅務局。
管理提升:統一稅務管理流程和平臺,實現稅務風險預警監控。
價值創造:建立基于大數據平臺的稅務籌劃能力以及上下游流程協同能力。
(6)資金管理
《意見》從頂層設計、制度體系、組織體系、管理模式和系統落體等方面要求構建的司庫體系。我們認為大型企業司庫體系數智化應實現:
以結算服務平臺實現資金穿透和合規
以資金集中管理平臺提升資金運營效率
以票據集中管理平臺加強票據運作能力
以多維預算平臺確保資金有序和前瞻性管理
以金融管控平臺開展金融資源的動態分析
以量化分析模型支撐風險預警和有效管理
以智能數據中臺洞察資金流動和經營效益
02
本階段主要基于階段所積累的業財數據,基于多維內存計算等新技術,實現數據靈活建模、規則加工,并實時展現,實現管理可視的實時企業。
(7)預算
《意見》從組織體系、管理體系、制度體系和預算模型、管理效果等方面對預算提出了明確要求。當前,預算領域是財務數智化的短板,絕大部分企業需要從預算向戰略導向的預算轉型升級,實現中長期戰略資源配置、年度資源配置和月度動態資源配置。我們認為,大型企業在預算管理領域需要實現四大轉變:
管理導向:從預算的單體系向戰略、計劃、預算和績效聯動管理體系轉變。
組織范圍:從財務組織,業務被動參與向財務搭臺,管理層和各業務部門主動參與轉變。
技術驅動:從信息化時代的二維預算向數智化時代多維內存技術和AI等新技術支撐的多維預算轉變。
預算效力:從僵化的資源配置向動態資源配置轉變。
(8)合并報表
《意見》指出:“構建業財融合的財務報告分析體系”。大型企業應基于多維內存計算技術,以賬表協同支持外部披露報告加速,從核算協同、業財融合和業務規范三個層次提升財報合并能力。
核算協同:要求向下、數據向上。財務報告是會計核算的成果,會計核算是財務報告的源頭。企業根據核算數據編制財務報告,反過來會計核算需要根據財務報告披露的要求進行標準化。
業財綜合:業財融合重要的基礎是數據融合,改變原有的業務、財務流程,將財務融入整個業務過程中,業務財務數據更好支撐企業財務報告的生成。
業務規范:規范的會計核算,有助于企業加強財務管理能力,降低風險。
(9)管報和分析
《意見》指出:“構建業財融合的財務報告分析體系,利用報表、數據、模型、管理會計工具,建立縱貫企業全部經營管理鏈條,覆蓋各個產品、市場、項目等的多維度指標體系,開展價值跟蹤分析,準確反映價值結果,深入揭示價值成因。探索研究利益相關方和行業利益共生報表,更好地用財務語言反映企業發展生態。”
大型企業應基于多維內存計算技術,以管財融合為起點,實現多維靈活合并報告。在方法論上,應通過組織、指標、規則、數據四維一體理念支撐財報與管報融合新模式:
組織:支撐一套底層數據支撐財報架構和管理架構的數據合并。
指標:管財融合,支撐構建分級管理財報口徑指標體系和管報指標體系。
規則:目標導向,構建支持財報合并的抵銷規則和靈活的管報規則。
數據:建立全集團統一的數據倉庫,將財報和管理報告所需的業務數據、財務數據統一歸集,并同時支持財報、管報口徑報告輸出。